中国发布丨刘结一:创新协商议政方式推动网络议政与远程协商常态化
刘结一介绍★◆■◆,全国政协立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调研和协商议政,为中央制定《决定》提供政协智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政协围绕《决定》中14个重点领域部署的300多项改革举措,推进调查研究、考察视察和协商议政◆★★。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组建跨专门委员会、跨界别的力量★★★★,针对深层次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把问题研深议透,把建议提准提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等◆◆◆,从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到高水平对外开放,从重要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改革任务建言资政。通过政协提案、信息、综合报告等多种方式发挥助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效。
中国网3月3日讯 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结一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结一强调,下一步■★◆■,全国政协将继续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协商民主机制的改革部署,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类制度机制■◆。
有记者问,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请发言人介绍一下■■◆★★■,全国政协是如何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下一步还有哪些具体的安排举措?
刘结一表示,全国政协狠抓涉及自身改革任务的落实,着力完善制度体系,健全协商民主机制■◆◆◆★◆。修订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等基础性工作制度◆★■■,实现报送信息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机制■★★■,强化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重要问题的协商,把问题议深议透;改进发言机制◆★■,注重发言委员的广泛性◆★◆★、代表性★★■■★◆,增强委员发言的针对性■■★■◆、专业性;创新协商议政方式,推动网络议政与远程协商常态化,田间地头、车间码头的声音直达全国政协协商会场,彰显人民政协在数字化时代的新活力★★★◆★。